公益实践 燕理在行动|燕京理工学院智汇星芒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蒋福山浩然文化村,青春创意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作者: 点击量:
7月5日,燕京理工学院“智汇星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北省三河市蒋福山浩然文化村,以“挖掘文化根脉·创意赋能乡村”为主题,通过沉浸式调研、惠民服务与文创设计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助力当地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沉浸式调研:在乡土肌理中触摸文化温度
实践团队首站深入浩然文化村核心区域,开展沉浸式文化调研活动。在浩然先生故居,队员们仔细研读其《苍生》创作笔记,深切感受其“扎根泥土写苍生”的创作理念与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随后,团队沿着剧中“苍生”原型山路实地踏访,细致观察并记录村口老槐树、村民手作器物纹路等承载着历史与生活的自然与人文印记。
深度解码:从文字到影像的精神溯源
为精准把握浩然文化精神,团队返回后组织了《苍生》剧集专题研讨会。队员们通过逐帧分析剧情细节,深入探讨剧中人物“守山护田”的执着精神、富含哲理的台词等,提炼出作品蕴含的“乡土情怀”“坚守精神”与“人文温度”三大核心文化内涵,为后续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创意落地:让文化符号走进现代生活
在前期调研与《苍生》精神内核深度研讨的基础上,智汇星芒实践团队召开专题文创产品设计研讨会,在文创设计研讨会上,团队围绕“如何让《苍生》精神可携带、可感知”展开头脑风暴。初步成型的设计方案:以浩然手稿真迹为底本的磁贴套装,将“写尽苍生事” 等金句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字艺术;印着蒋福山等高线轮廓的帆布包,配上“将福山打包带走”“福山给你的大大福报”的标语,让地域标识焕发青春气息;更有融合剧中农具元素的书签套装,将犁铧、镰刀造型与《苍生》经典台词巧妙结合。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化传承”内涵的理解,更展现了青年学子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能力。智汇星芒实践团将持续跟进文创产品的落地进程,将《苍生》的故事,通过有温度、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助力蒋福山乡村振兴发展。